六经病证以脾胃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8-04-20 14:47:49 本文来源:石家庄市中医院

在《伤寒论》六经病的治疗中处处体现重视脾胃、以脾胃为中心的思想。

1.太阳病太阳中风从发病机理方面就强调了“营卫失调”,即所谓“阳浮而阴弱”,而营卫化生和脾胃密切相关,(可以说营卫病属于脾胃病范畴),“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说营卫的根源在脾胃。也就是说感受风寒之邪,首先引起营卫不和,进而影响脾胃失调。反过来,也可以说,脾胃不和则易感受风邪而导致营卫不和。而且在症状上也有脾胃系表现,“干呕”。而在治疗用药上,太阳中风的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组方原意是“桂枝本为解肌”而脾主肌肉,所以从脾而解。从桂枝汤的服药方法也可以看出他的脾胃学思想,“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从桂枝汤所派生出来的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更可以证明这一点。所以在《伤寒论》中桂枝用的很多,而大都与脾胃有关,振奋脾阳。其他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就更不用说了,乃脾胃病最寻常用药。太阳伤寒证用的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就是这样一个外感风寒表实证在治疗时也配伍了甘草以照顾脾胃。发汗最重的大青龙汤也配伍甘草、大枣、生姜和中,以资汗源。


而小青龙汤就又完全回到了中焦脾胃,“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渴。”这是小青龙汤的主证,当然目前临床应用小青龙汤主要治疗痰饮喘咳,也就是其后41条所述:“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也就是说,小青龙汤的主证有两个,一是“咳而微喘”、一是“干呕,发热而渴。”虽然这两个主证分属肺胃,一个在呼吸、一个在消化,但其病机都是“心下有水气”,心下就是胃脘,明确是脾胃病。后边的或然证“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又无不与脾阳不振,水泛上下有关。因为脾阳不运,水饮为患,变动不拘,随气升降,所到之处,导致气机不利皆可以发生病变。小青龙汤中的麻黄不只是解表,而重在宣散水气,其它姜、辛、半、味、桂、芍、草,无不都是脾经用药,一方面振奋脾阳而化水饮,另一方面收敛脾肺之气以助气化,还是从脾胃论治。具体到太阳腑证所用方剂五苓散、桃核承气汤等,也为治疗脾胃病所常用,原文71条:中就有“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这条讲因体质不同、病情有异,大汗出后两种不同的转归,1.伤胃津;2.伤脾阳。看条文前半部分,大汗出后胃中干,是因为大汗出损伤了胃中津液,但邪气已去,只是因为口舌干燥而烦躁不得眠,这时少给些汤水润润口舌就解决问题了,但这种“大汗出”、后出现“烦躁不得眠,”是疾病向愈还是病情加重,(我们知道,一般外感病出现烦躁是病情加重、深入营血的表现。“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吗。怎么办?要看脉。)我们怎么判断,必须看脉,要从脉象上进行辨别,什么样的脉象呢?“虚软和缓”。我们知道温病有“战汗透邪”的情况,温热病邪不解,若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前者是伤了胃津而“欲得饮水”,这里是伤了胃气盖邪退正虚,阳从汗泻,“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语气不肯定,是不是脱证还拿不准,但不管怎么着,先护理好,)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一决于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在这里,虽然大汗出,胃中干,损伤了胃中津液,但邪气已去。那么脉也应该是“虚软和缓”。也就是说:虽然“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但脉是“虚软和缓”的。少给些汤水润润口舌就没事了。但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我们这里可以说虽“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却非脱证。)


再回到我们原来的条文。条文后半部分则是讲的胃中停饮,为什么停饮,是大汗伤了脾阳,但表邪还没解,出现“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这里胃中停饮而口渴的特点是“渴欲饮水,水入则吐”的水逆证,不仅如此,还可出现心下痞。比如“本以下之,故心下痞,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都是口渴,病机不同,治疗方法迥异,充满了辨证论治思想。这给我们很大的临床启示,我们现在常常遇到因口渴就诊者,不能提笔就清热,下药就养阴,还得辨证论治。桃核承气汤本属承气类,以调胃承气汤配桃仁、桂枝,仍属阳明用药,常以之治疗肠道病。


在太阳篇中更具有临床意义的是治疗变证的方剂,基本上都涉及脾胃,因为“变证”主要是从误用汗、吐、下导致的,而过汗伤脾,吐、下伤胃,所以在变证中脾胃病最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诸泻心汤,如半夏泻心汤,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还有朴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等,伤寒论坏证、变证用方,大都是治疗脾胃病的好方子。


2.阳明病和太阴病其原本就是消化系统疾病。太阴病的“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纯属脾胃病,不再赘述。


3.少阳病我们知道少阳病的治疗大法是和解,“和解”两个字怎么理解?我的理解就是:和脾胃而解外邪,从脾胃论治。和解少阳病的主方是小柴胡汤,其药物组成除了柴胡和黄芩之外,其他如半夏和胃降逆、燥湿化痰,是和胃必用之品,人参、甘草补气健脾,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纯属脾胃用药。即便是柴胡在《神农本草经》中也主要治疗脾胃病,说:“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治疗的都是脾胃病;而黄芩在《本经》中“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也都是脾胃病。在《伤寒论》黄疸是脾胃病,张仲景有黄疸病专篇论述,其发病机理有湿热发黄、寒湿发黄、火劫发黄、女劳发黄,以及虚黄等,但以湿热发黄为主。“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脾色必黄,瘀热以行”,强调黄疸的病位主要在脾。所以说黄芩也脾胃用药。我们看整个小柴胡汤的药物组成都没有离开脾胃。那么服小柴胡汤什么结果呢?233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强调“胃气因和”,说明小柴胡汤就是和胃之方。


而少阳病兼证也多出在脾胃,并重视脾胃病的调理。

106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大柴胡汤还是治疗呕吐不止,胃脘疼痛、痞硬,大便闭结或热结旁流的良方。还有柴胡桂枝干姜汤,152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柴八二草蛎干姜,桂芩三两瓜四尝)这段条文“小便不利,口渴”两个症状引发了后世“津液耗伤”和“水饮內停”之争,各家观点不一致,本条的意义在于为治疗“肝胆郁热兼脾胃虚寒”之寒热错杂提供了一个好方子;为清肝胆之热,温脾胃之阳树立了一个寒热配伍的典范。本方寒热并用,虚实同理,降胆胃而升肝脾。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证见腹胀腹痛、便溏,腹部畏寒。同时有口苦口干,口中异味,急躁易怒,舌苔薄黄等用之有效。方中牡蛎易海螵蛸,加上半夏;还可加陈皮、佛手、香橼;肝火甚加炒栀子、白芍;腹痛甚加金铃子散。原方还有人参,亦多用之。


4.少阴病的特征是“脉微细,但欲寐”。少阴病主证(寒化证)“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在以上提纲证和主证中,吐、下利、口渴,无疑是脾胃病症状。而脉微细也和脾胃有关,脾阳衰微,鼓动无力,则脉微;下利伤津、耗血,脉道不充则脉细。所以说和脾胃有关。但欲寐,可以解释为“极度疲乏”,也是脾胃虚衰的表现。少阴病的主证还有“四肢绝冷”其实脾阳虚衰,不能温养四末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从以上脉证分析,下利是一个突出的客观证据,因此伤寒论少阴病非常注重下利的治疗,当然也就重视脾的治疗,下利一证根据整体观念,可以责之肝肾,但终究是脾胃病,他脏失调,必须影响到脾胃方易成泻。而“四季脾旺”则脾胃“不受邪”又能阻止疾病的传变,所以少阴病是脾肾同病,治疗上脾肾同治。


从《伤寒论》治疗太阴病的主方和治疗少阴病的主方都是四逆辈,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我们看看四逆汤的药物组成: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这三味药炙甘草、干姜纯属脾胃用药,而附子也归脾经,从这三味药的组成也可以看出重脾胃的思想。脾阳虚和肾阳虚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程度的不同。我们在学方剂学时都学过,说干姜在这里是辅助附子以增强回阳救逆之功,有的方书则强调说:附子无干姜不热。可以说温肾阳,干姜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药物,而这种作用是通过温脾阳实现的。


所以说,从脏腑功能失调的发病观和治病求本的原则看,少阴病的发病和治疗都是注重脾胃,脾阳。


从少阴病的进一步加重出现阴盛格阳而用的通脉四逆汤的用药变化更说明这一点:通脉四逆汤中炙甘草二两、量没变,附子有变化,但变化不大,数量没变,只是大者一枚,而干姜增加了一倍,由原来的一两半增加到了三两。可以这么说随着少阴病寒化证的加重,要增加振奋脾阳的药物。所以说,少阴病的立法组方是以温脾阳为基础。可见其重脾胃的思想。


5.厥阴病主要是肝胆脏腑经络的病变,但是,在病机、治法、方药处处与脾胃有关。提纲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除去“吐蛔”一症,其他症状则叙述了一个典型的反流性食管炎证候群。在《伤寒论》中未记载治疗厥阴病的主方,在临床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用小柴胡汤配伍程仲龄《医学心悟》启膈散可取得很好的疗效。乌梅丸证就是胆道蛔虫证,也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方。其他厥阴病篇提到的方子大都是治疗脾胃病常用方。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吴茱萸汤,白头翁汤,四逆汤等。


总之,《伤寒论》六经病证处处表现出以脾胃为中心基本思想,充满了脾胃病辨证论治的方法和方药,临床随证择用,常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