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淑霄教授对妇科生理功能的论述

发布时间:2016-06-13 16:51:27 本文来源:石家庄市中医院

妇人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规律,与男子基本相同,但是由于女性在解剖上有子宫、胞脉、胞络、子门、产道、阴户等器官和组织,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及哺乳等,因此在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等某些方面,与男子又有不同。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妇人规》中说:“妇人诸病,本与男子无异,而其有异者,则惟经水、胎、产之属。”

一、生理基础

(一)女性特有器官的功能

1.子宫

又名“女子胞”“子脏”“胞脏”。子宫之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中:“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子宫为奇恒之腑,位于带脉之下,小腹正中,直肠之前,膀胱之后,上平交骨下沿,下连阴道,其形状如倒置之梨形,子宫内呈一腔道,开口处称子门。张景岳说:“女子之胞,子宫是也,亦以出纳精气而成胎孕者为奇。”子宫的主要作用是行月经和孕育胎儿。我们所说的子宫,除现代医学说的子宫以外,还包括附件,如输卵管和卵巢。《格致余论·受胎论》说:“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子宫两歧,左右各一,实为两个附件,与现代医学说的是相似的。


2.胞脉

胞脉是附于子宫的血脉,首见于《素问·评热病论》:“月经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的作用是主月经与孕育胎儿。


3.胞络

是络于子宫的脉络,《素问·奇病论》说:“胞络者系于肾。”具有将子宫与周围组织及脏腑相联系的作用。

子宫、胞脉、胞络互相协同,完成月经、妊娠的功能。


4.阴道

又称“产道”“阴中”,形状是前后略扁的管道,上接子宫颈,向下开口于会阴之上、尿道口之下。


5.阴户

阴道开口处称阴户,又称玉门。阴道阴户是行月经、泌带液、男女媾精的通道,也是胎儿娩出的道路。


(二)月经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一般是一月一行。因每月来潮一次,如潮水涨落,信而有期,故称“月水”“月信”“月事”。明朝李时珍首称“月经”。

1.月经分期

当女子脏腑、经脉的生理功能发育成熟时,月经开始来潮,在经行过程中,可分为月经初潮、月经周期、经期、绝经。


(1)月经初潮: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潮,初潮年龄一般在12岁到18岁之间,多数在14岁左右。


(2)月经周期: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之间,称为月经周期,一般一个月左右,即25天到35天来潮一次。


(3)经期:指经血持续时间,一般2 ~  7天,多数3 ~ 5天,第一天血量少,第二、三天血量多。


(4)绝经:健康女子到49岁左右,月经闭止不来,称“绝经”“经绝”“断经”。


2.月经的量

月经除有一定周期性外,每次来潮血也有一定的量。一般平均月经量为50ml,近年有人用放射性59Fe或51C同位素标记红细胞测定正常人月经量,其数值分别为10 ~ 55ml和35 ~ 58ml,每月出血量多于80ml为不正常。


3.月经的色与质

正常月经的颜色,一般是暗红色,开始较浅,逐渐加深,最后呈淡红色,质不稀不稠,没有特殊气味,不凝结,色泽明亮,无血块。


4.经期表现

一般无特殊症状,也有妇女在经期微感乏力,下肢及背沉重,或下坠感,或轻微小腹痛,情绪不稳定,月经过后消失,对工作学习无大影响,均属正常。


5.经期的异常现象

月经的异常现象有:“并月”“居经”“避年”“暗经”“激经”。

(1)并月:身体无不适,而月经两个月来潮一次,称为“并月”。


(2)居经:月经三个月来潮一次,称为“居经”,又叫“季经”。


(3)避年:月经一年一行者,称为“避年”。


(4)暗经:终生不来月经,而能受孕,称为“暗经”。


(5)激经:妊娠早期三个月以内,仍按周期有少量月经来潮,但无损于胎儿者,称为“激经”,也称“盛胎”“垢胎”“胎垢”。


虽有激经之说,但我认为还需重视,需进行有关的检查,以区别是个别的生理现象还是病理变化。张山雷在《沉氏女科辑要笺正》中说:“若妊娠月月行经,又不碍胎,惟旺盛者偶或有之。然虽如期而来,亦必不如平时之多,其方为有余而溢之征,如其按月能行,且亦如未孕之状,则终恐固摄无权,半产可虑。胎盛一说,已非确论,又曰垢胎,更是无知妄作。若胎前血忽大下,则堕者其常,不堕者其偶。”由此看出,激经是有堕胎小产的可能,故不能大意。


6.月经产生的机理

月经的产生,是脏腑、天癸、冲任、气血协同作用于子宫,使之定期蓄泻的生理现象。

(1)肾:肾气在月经产生的机理中,起着主导作用,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


肾为天癸之源。天癸是促使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阴精,来源于先天之肾气,受后天水谷精微之营养,逐渐发展成熟,而存在于体内的一种物质。具有调节月经及妊子的功能。


肾为冲任之本。冲脉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所,系全身气血之要冲,称为“血海”。女子发育成熟后,脏腑气血俱盛,血海满盈,则月事以时下。


任脉为阴脉之海,主胞宫的功能活动,凡精、血、津、液等阴液,都属任脉总司,是人体妊娠养胎之本,故云任主胞胎。


月经是在肾气盛、任脉通、太冲脉盛的情况下而来潮。在肾气虚、太冲脉衰少、任脉虚、天癸竭的情况下,月经闭止不来。《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傅青主女科》曰:“经水出诸肾。”又说:“经本于肾。”《女科经纶》云:“月水全赖肾水施化。”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说:“任脉冲脉皆奇脉也。肾气全盛,冲任流通,经血渐盛,应时而下……”由此看出,肾气在月经的产生中起主导作用。


(2)脾:脾胃相表里,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气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脾主中气,能统摄血液,沈自南在《金匮要略注》中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因而血能循经运行而不外溢,脾主升,主运化,脾健运化正常,气血得生,血海则满,月事以时下。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灵枢·玉版》说:“胃者,水谷气血之海。”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冲脉隶属阳明。薛立斋曰:“血者水谷之精气也”,胃中水谷盛,则冲脉之血盛,血海满盈,月经按时来潮。《景岳全书·妇人规·经脉之本》云:“故月经之本,所重在冲脉,所重在胃气,所重在心脾生化之源耳。”《妇科经纶》曰:“妇人经水与乳,俱由脾胃所生。”以上指出,脾胃在月经的产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肝:肝藏血,能调节血量,有一部分血营养周身,另部分血下注血海,而成月经,故有“肝司血海”之说。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能调畅气机,使气升降出入平衡,推动血的正常运行,使血海有规律地满溢。肝在月经的产生、月经的量、月经的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心:心主血脉,《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血总统于心,心血心气下通,参与月经的生化。心与胞宫在经络上又有相联关系。血充在血脉,血脉充盈,胞宫之气畅旺,经血来潮有时。


(5)肺:肺主一身之气,《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肺者,气之本;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为气之源,气是生化过程的动力,肺主营卫,肺气宣通,营卫调和,百脉调畅,气血和顺,血海能按时满溢。


(6)气血:气血由脏腑所生化,而营养全身,维持人的生命。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是产生气的物质基础,二者相互化生,相互依存,同步旺盛,故有“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之说。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气血和调,则经候如期。综上述,天癸、脏腑、气血、冲任等对月经的产生各有相应的作用,对脏腑而言,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其相互协调,各起着重要作用。


(三)带下的生理

带下之名,首见于《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带下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带下泛指女子经带胎产诸病,因这些病发生在带脉以下,故称带下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将妇科医生称为带下医。狭义带下,系指妇女阴道流出的一种黏腻的液体。


1.带下的生理现象

生理性带下,是肾气充盛、脾气健运,受任带约束而产生的润泽于阴户及阴道的一种无色、透明、无臭的黏而不稠、如涕如唾、绵绵不断的液体,其量不多。《沈氏女科辑要》引王孟英说:“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绝经后,肾气渐衰,真阴渐亏,带下渐减,肾气虚,天癸竭,带下也止。一般在青春期、月经前后、经间期、妊娠期,稍有增加,为正常现象,不作病论。


2.带下产生的机理

肾藏精,肾气盛,发育成熟,肾中精液注于胞宫,化生成带而流出阴户。脾主运化,行津液,渗于前阴,与精之余和合而生为带下。《素问·六节藏象论》说:“盖白带出于胞宫,精之余也。”带下禀肾收藏,施泄,任脉为阴脉之海,人体的阴液皆归于任脉,任脉受带脉约束,而维持常量。


3.带下的作用

《灵枢·五癃津液别》曰:“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胃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故带下有濡润、补益、抵抗外来病邪入侵,起保护作用。


(四)妊娠生理

妇女自青春发育期、月经来潮后,至更年期、绝经前,配偶对方身体健康、无生殖系统疾病,从受孕至胎衣(胎盘、胎膜)娩出的这一过程称为妊娠。妊娠又称“孕”“妊”“娠”“妊子”“怀子”“有子”“重身”“有躯”“怀娠”,俗称“怀孕”“有喜”。

1.妊娠现象

因孕后阴血聚于下养胎,而月经停止不来。

妊娠初期,血聚于下,冲脉之气偏盛,冲气夹胃气上逆,胃失和降,而头晕恶心呕吐、饮食偏嗜,或倦怠思睡,称为妊娠恶阻,俗称妊娠反应,一般三个月后消失。


三个月后乳头乳晕着色,也有自觉乳房胀大,或触痛。《生生宝录》说:“妇人乳头转黑,乳根渐大,则是胎矣。”妊娠四五个月,乳房可挤出少量乳汁。


胎居胞宫,胎体渐大,小腹逐渐膨隆,可摸到包块。四个多月有胎动,五个月可听到胎心音。《千金要方》说:“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体成,五月能动,六月筋骨立,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入胃,十月诸神备,日满产矣。”


怀孕两三个月前,脉象滑疾流利,按之应指。《素问·阴阳别论》曰:“阴博阳别,谓之有子。”《胎产心法》云:“凡妇人怀孕,其血留气聚,胞宫内实,故尺阴之脉必滑数。”


从怀孕到分娩的时间,称为妊娠期,一般280天左右,按28天为一个妊娠月算正好是10个妊娠月。


2.妊娠机理

在肾气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地道通时,方能有子。《傅青主女科》说:“夫妇人受妊,本于肾气之旺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也说:“男女生育,皆赖肾气作强……肾旺自能荫胎也。”肾气盛是受孕的必要条件。


男子精要实(即精子要成熟要具备受孕的条件),女子月经要调。《女科正宗·广嗣总论》云:“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也。”


男女双方相合,要在氤氲之时(排卵期)。《女科准绳》引袁了凡说:“天地生物,必有氤氲之时,万物化生,必有乐育之时……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氤氲之候于一时辰间……此的候也……顺而施之,则成胎矣。”

具备以上3个条件就能怀孕。


3.五不女

明·万全撰《广嗣纪要·择配篇》中,有“五不女”之说。“五不女”指“螺”“纹”“鼓”“角”“脉”。他认为,女子由于有这五种生理缺陷而不能生育,称这五种女子为“五不女”。


“螺”指阴户中有螺纹,妨碍性交者(正常阴道壁上有许多皱褶,以适应阴道的伸展,以手摸之似螺纹状,尤其阴道前壁更明显)。“螺”与现代医学中的处女膜厚并且坚韧、性交困难、影响受孕者相似。


“纹”即纹阴,是阴门细小,即现代医学的阴道狭窄。妨碍性交,不易怀孕。(正常阴道可容二指)以上“螺”与“纹”均为发育不良。


“鼓”即鼓花,阴户如蒙鼓皮,无窍可通,是现代医学的处女膜闭锁,或称无处女膜。现在可手术切开,切开后可以受孕。


“角”即角花,好像阴中有角,即阴蒂肥大。是现代医学中的女性假两性人,也称女性半阴阳人。


“脉”即终生不来月经,也不能受孕,包括现代医学的先天性无子宫、始基子宫或子宫内膜缺乏。因无子宫或无子宫内膜,不能行经,不能受孕。


“石女”又称实女,是先天性无子宫合并先天性无阴道。


以上“螺”“纹”“鼓”“角”是女性外生殖器官的生理缺陷;“脉”是女子内生殖器官的生理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