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脾胃为中心辨治心律失常(一)

发布时间:2017-05-13 11:52:36 本文来源:石家庄市中医院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按其发生心率的快慢,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两大类。临床症见心慌心悸、惊惕不安、头晕头蒙、胸闷气短、甚至昏厥,脉象多为迟脉、促脉、结脉、代脉、涩脉、虾游脉、雀啄脉和屋漏脉,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虚劳”、“昏厥”等范畴。
心与脾胃生理上相互关联:通过经络相互络属,经气相通;五行火土相生相滋,心脉通利不离乎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心脉功能的完成,有赖于脾胃气血的充养;解剖位置上,心与脾胃相互毗邻,仅有膈肌隔开。病理上:脾胃亏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物质,气血生化不足,心脉无以充养,导致心脉气血不足,出现心悸胸痛等表现;脾胃位于中焦,脾胃失健,运化失司,水液输布失常,水湿中阻,导致心肾不交,心火升腾无以制,肾水凉寒无以温,遂发为心悸、失眠等病证;水饮内停,上凌于心,也会心中悸动不安,发为心悸、怔忡;正是基于以上心与脾胃生理、病理上的相关联系,《灵枢·口问》也有记载:“心痛,腹胀,啬啬然,大便不力,取足太阴。”临床中心律失常的症状常繁杂多变,但究其病机,无外虚实两端,且多虚实相兼。气虚血虚,脉道不充;邪阻脉道,心气不接,均致脉气不续,心血不能充养,以致心无所主,而出现心悸、怔忡等症。脾胃位于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心律失常等心系疾病的发生多与中焦脾胃密切相关,故临证中顾护脾胃,注重脾胃气机升降尤为重要,正如《景岳全书·脾胃》指出:“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