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帕金森病知“帕”不畏“帕”
◎脑病一科 袁坤
65岁的周先生2年前开始出现食欲减退、嗅觉失灵、入睡困难、便秘等问题,经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此后,周先生变得沉默寡言。最近,他更是出现不爱活动、走路变慢、容易跌倒、反应迟钝等情况,吃饭、喝水频繁出现呛咳。家属陪他到石家庄市中医院脑病科就诊。
经过检查,他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在脑病科门诊,接诊的脑病一科主任袁坤详细了解了患者出现的症状。在进行检查时,袁坤发现患者四肢肌张力高,高度怀疑周先生为帕金森病患者。
此后,袁坤安排周先生进行了头颅MR、精神科相关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卧立位血压、动态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并结合其临床症状、查体体征,明确诊断周先生患有帕金森病。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袁坤给予有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解典型症状,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袁坤提醒,由于对帕金森病认识不够,造成一些该病患者未能在早期及时就诊和接受治疗。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现包括非运动症状和 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主要包括嗅觉减退、失眠以及认知障碍、抑郁等,而运动症状可总结为“抖、僵、慢”三个字。
抖即“静止性震颤”,是指手、胳膊、小腿等部位不由自主地抖动。早期常从一侧上肢远端开始,表现为手指像在搓丸子或数钞票一样运动,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肢体,晚期可波及下颌、唇、舌以及头部。肢体静止时明显,活动时颤抖减轻或停止。
僵即“肌肉僵直”,是指肌肉变得紧绷,活动时感到僵硬、沉重、不灵活。面部肌肉运动减少,眨眼减少,表情呆板,像是戴了一副面具,医学上称为“面具脸”。
慢即“运动迟缓”,日常生活中穿衣、刷牙、洗脸等动作变慢,写字困难,笔迹弯曲,越写越小,医学上称为“小写症”。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迈步,身体前倾,重心前移,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不能及时止步,即“慌张步态”。
袁坤提醒,虽然目前帕金森病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系统的药物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大大提高。因此早诊断、早治疗非常必要。
帕金森病患者日常饮食注意“四多一少”
饮食管理是帕金森病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目的在于维持患者较佳的营养状况,并通过调整饮食,使药物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袁坤表示,帕金森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应注意“四多一少”。
谷物多。通常每天吃300~ 500克的谷类食物,如米、面、杂粮等;从谷类中主要能得到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等
营养和身体所需的能量。
蔬菜水果多。每天大约吃300克的蔬菜或瓜类以获得维生素A、B、C,多种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蛋白质、钙质多。适量的优质蛋白质对于帕金森病患者的帮助较大。每天摄入大约50克的肉类,选择精瘦的畜肉、禽肉或鱼肉。每天喝1杯牛奶或酸奶是补充身体钙质的好方法。另外,适当的晒太阳可以帮助钙质吸收。
喝水多。摄入充足的水分对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能使身体排出较多的尿量,减少膀胱和尿道细菌感染的机会,能使粪便软化、易排,防止便秘的发生。
脂肪少。建议用植物油烹调食物,不吃肥肉、荤油和动物内脏,这有助于防止由于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给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